时间:2025-10-31 10:29 来源:国际教育学院(海南来琼国际学生预科教育学院) 作者:
2025年10月26日,由海南师范大学、海南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研究学会联合主办,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海口成功举办。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、教育界代表齐聚椰城,围绕中文教育创新发展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能。
开幕式由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耿娟主持。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基良作开幕式致辞,徐校长在致辞中指出,学校始终坚守“崇德尚学、求是创新”育人理念,深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。他强调,本次研讨会搭建了“本土与国际对话、理论与实践融合”的高端学术平台,期待通过海内外专家的智慧碰撞,破解中文教育发展难题,拓宽中华文化传播路径。

主旨报告环节由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吴辰主持,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教授、著名汉学家哈桑・拉杰布(大海教授)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范铸、西南大学教授徐辉、澳门大学副教授龚阳先后为大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。
大海教授以《埃及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推广的挑战与对策》为题,回顾埃及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,总结其中的特色与经验,并客观分析当前中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与制约因素。

徐辉教授在《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》分享中,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及挑战,探讨了如何加强学科建设,使“国际中文教育”成为高水平的一级学科,强调建立国际中文教育数据库为转型升级提供支撑,要重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,助推高质量发展。

胡范铸教授的《海南“国际中文教育”观念史的考察》,深度分析了何为“国际中文教育”,当前“国际中文教育”发展的主要问题,提出我们不仅需要明确“国际中文教育就是以中文为媒介、以全球治理为理念、在国际上展开的国际理解教育”;而且,还需要更进一步确认“中文全球发展”的概念,走出只关注“教学”“教育”的思维定势,在“语言使用”“语言服务”“知识生产”“思想交流”中推进中文发展,在中外协同的全球发展理念下推进中文发展。

龚阳教授在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》报告中提出,近年来海外的国际中文教学研究呈现出多学科、跨学科的发展特点,其中从社会文化视角看,研究主题的边界不断拓展,逐步实现从语言、文字、知识等信息层面到社会、心理、文化等象征层面的递进;研究场域范围也不断延展,逐步呈现从课堂、家庭等物理场所到虚拟网络空间,从来华语言学习到海外华语传承,从单一语言社区到多元语言文化社区的转变。

研讨会还开设“教学法创新与课堂实践”“数字文化教育与智能传播”“‘一带一路’背景下的国别研究与人才培养”三个平行分论坛。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参会嘉宾围绕各自投稿论文展开热烈研讨。现场学术氛围浓厚,观点交锋频繁,形成了一批具有实操性的合作共识与研究思路。



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深化了国内外中文教育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,更明确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。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持续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,推进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,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海南智慧与海南力量。

版权所有: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网站备案号:琼ICP备0021722号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电话:86-898-65882015 86-898-65819460
传真:86-898-65882015 86-898-65819460 Email:hainnu@sina.com 技术支持:伊索科技


